近日,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极道成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山东省力学学会、北京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单位协办的第六届连续-非连续分析方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
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国威,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海,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慎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东大学校长助理朱德建出席开幕式。会议开幕式和软件平台发布环节由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利平教授主持。
本次大会聚焦现代力学的理论模型与算法、连续-非连续计算分析方法、岩土体多尺度与多相介质耦合理论、国产自主软件开发与智能化岩土工程、重大工程虚拟混合可视化技术等议题,为参会专家学者所取得的富有创新性的系统观点及成果提供交流平台,共同探索连续-非连续类数值分析方法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促进计算力学相关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发展,积极推动连续-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与国产自主可控工程软件发展。

软件平台发布环节播放了生态化数值仿真平台Genvi和山东大学自主研发软件HazE宣传片。袁慎庆、朱德建、李世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王勇、北京大学教授刘谋斌、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唐春安、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郑宏、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书记周作福等领导和专家共同见证、发布山东大学自主研发软件HazE,并为山东省重大工程仿真与数字孪生高校重点实验室揭牌。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直播的方式,围绕有限元FEM、连续-非连续F/DEM、近场动力学PD、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离散单元法DEM等5个专题,设9个主旨报告和30个特邀报告,欧洲科学院院士Timon Rabczuk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蒋宇静教授,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DDA方法创始人石根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连续-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会议发起人李世海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唐春安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国家杰青郑宏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控制研究所、国家杰青葛蔚研究员,北京大学工业软件研究中心主任刘谋斌教授,山东大学、国家杰青李利平教授等主旨报告专家,分别就数值领域机器学习求解方法、连续-非连续数值仿真方法、多尺度与多相态力学关联、灾变机理、模型与软件等关键领域的进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阐释。
会议探讨了重大工程建设中面临大规模复杂连续变形到破裂失稳仿真等诸多议题,致力于发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非连续算法与软件,为中国计算力学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思想碰撞与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连续-非连续数值方法及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研发方面的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周作福主持闭幕式并致辞。来自齐鲁交通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以及全国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200多名专家线下参会,直播在线5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