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第七届建筑机器人技术大会-智能建造技术及应用论坛在济南举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2 浏览量:

7月19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主办的“2025第七届建筑机器人技术大会(中国济南)暨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大会”,在济南雪野湖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了智能建造技术及应用论坛。

国铁集团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孙明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姚燕安、中铁十四局集团房桥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生旭、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卢新明、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刘今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岳裕丰、山东大学教授陈昌源等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工程机器人装备、智能建造理论方法、数字孪生协同管控技术,以及相关装备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机器人会议3.jpg

会上,孙明智副主任从政策规划、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三方面,介绍了铁路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的研究发展态势。他指出,国铁集团依据国家规划及自身部署,通过系统性创新,推动铁路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组织行业单位在勘察设计等领域攻克难关,并依托智能京张等重大项目实践,成果显著,让智能高铁成中国名片。同时,国铁集团还针对智能技术与行业发展需求,提出明确发展思路,为“人工智能 + 铁路”描绘了广阔前景。

机器人会议4.jpg

姚燕安教授先概述轮式、履带式等现有机器人构型,继而提出“连杆式整体闭链移动系统”理论与“闭链机器人”概念。他指出,依图论范式设计的该系统,能发挥连杆机构优势,使机器人具备变拓扑等能力及多种移动模式,可研制出在高度复杂环境中适应性极强的特种机器人。此外,他还介绍了建筑机器人案例,探索建造模式并展望“机器人+智能”应用场景。

机器人会议5.jpg

贾生旭总经理介绍,其公司构建了完整的机器人技术体系,涵盖本体设计、感知控制、末端执行及智能管理,且依托4大博士团队和6大专业技术团队推动创新。公司致力于打造“装配式建筑生产及其他工程施工无人化智能设备制造产业基地”,形成“市场反哺研发、研发驱动产品、产品拓展市场”的良性循环。

机器人会议6.jpg

卢新明教授则聚焦地下工程测量定位机器人,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以及测量定位机器人系统的测量方法、导航技术和管控技术,介绍了地质建模与透明地质技术、设备建模技术、地下工程的数字孪生技术,以及测量定位机器人在无人掘进工程中的示范应用。

机器人会议7.jpg

刘今越教授分享了智能建造作为现代建筑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前沿领域,建筑机器人、BIM 驱动的建造智能是其发展核心动力。团队结合前期基础,分析了高承载力混联机器人机构设计与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包括 BIM 驱动的机器人环境感知、基于环境理解的自主作业、基于行为学习的人机协作及作业知识增长机制,并对这些技术在智能建造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机器人会议8.jpg

岳裕丰教授指出,具身智能是全球科技热点,作为交叉学科,能赋予机器人等实体感知、学习及与环境交互能力。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具身智能系统认知导航技术的概念等,分析其发展历程与现状,讲解开放环境下该技术的架构、关键技术及应用,还探讨趋势并提出研究建议。

机器人会议9.jpg

陈昌源教授分析了地下工程机器人装备技术研发的必要性和面临挑战,分享了地下应用场景的机器人设计理论方法、地下复杂场景机器人自主作业控制技术、地下工程辅助工序机器人集群以及智能建造机器人协同管控技术,明确了地下工程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智能建造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搭建了一个优质的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相关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供稿:房绍华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6358717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