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至12日,“2025未来交通发展(昆明)论坛”在昆明市滇中新区举行。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德建带队参加论坛,并代表学校与昆明理工大学签署了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合作协议。

共建双方将依托各自科研攻关和产业技术优势的互补作用,整合固废领域优质资源,优化提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固废中心”)。双方采取既分工又合作的共建共享新运行模式,对相应的研发团队、科技平台、知识产权、应用场景等进行充分的共建共享,为固废中心将来进入国家新序列打好合作基础。
作为共建单位,山东大学将统筹土木、环境、能源、材料、化学等多学科资源推进固废中心建设,齐鲁交通学院李召峰教授作为共建单位代表依托齐鲁交通学院负责固废中心(山东)的建设工作。固体中心后续将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产业需求,深化产学研融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重点推动固废在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岩土工程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提升固体废弃物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固废资源化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1997年1月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建设(现国家发改委),截止目前由昆明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中铝环保集团四家单位共同承建。
“2025未来交通发展(昆明)论坛”由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滇中新区管委会、昆明理工大学共同主办,论坛以“交通赋能产业·智慧驱动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网联、低空经济等未来交通领域,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凝聚政产学研力量,擘画未来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齐鲁交通学院李召峰教授、孙科科副研究员、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及考古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