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齐鲁交通学院成功举办第六届研究生暑期学校暨高端学术讲坛—AI赋能与智慧交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7 浏览量:

近期,齐鲁交通学院以“AI赋能与智慧交通”为主题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研究生暑期学校 。本期项目面向学科基础和学术前沿,围绕智慧交通、智能传感、智能建造、透明地质、工程软件等方向,邀请了来自美国内华达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国外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多位专家学者,吸引了校内外相关专业450名研究生报名参与。

项目为期14天,以专业短课程、专题报告、学术讲座、软件实操演示等形式线上线下同步展开,聚焦交通数据时空特征解析、智能传感技术突破、人工智能算法在智慧交通场景应用、脆性材料数值模拟创新、机器学习增强的颗粒材料本构模型构建、结构健康监测优化等前沿方向。

6.png

4.png

5.png

其中,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XU Hao教授带来《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Data—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专业短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交通数据的时空特性分析展开,系统讲解了传统交通数据(速度/流量)、事故数据、车联网轨迹数据及测绘数据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应用方法。香港理工大学的倪一清教授带来《Intellig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and AI Algorithm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学术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面向智能交通的智能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包括智能材料的工程应用、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工程应用和智能感知在机构健康监测和智能运维的最新技术等。英国斯旺西大学冯云田教授带来能建造与工程软件专题报告,系统梳理了脆性材料在低速、高速冲击载荷下的损伤、多重断裂和破碎等数值模拟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增强的颗粒材料本构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创建应用过程。学院专任科研教师张阳研究员就《人工智能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做系列学术讲座,详细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人工智能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讨论了人工智能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包括损伤识别、异常检测、数据集构建、数据融合、增量更新等内容。

本次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到智慧交通、智能建造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软件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提升了齐鲁交通学院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水平,提高了学院对外交流和开放办学的水准,增强了学院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项目参与学员对本次暑期学校给予了积极评价和正面反馈,他们表示课程/报告主题紧跟时代前沿、追踪研究热点、学术交流氛围浓厚,是一个学科交叉融合、富有创造力的学术交流和学习平台,极大地开阔了国际视野和研究思路。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6358717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