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实践调研的第九天,调研小组经过商议决定到经十路和山大路的路口进行关于济南交通规划的调研。
上午八点左右,小组成员到达经十路附近。这个时间段正是济南的早高峰时间,交通规划的不合理之处也更容易显现出来。虽说济南以堵闻名,但早高峰尚未到达密不透风的情况,但一侧的高架桥路口的情况就没有好了。在高架桥的出口,排着长长的一路车,仔细一看,出口出刚好设计了一个红绿灯,在限制较低的高架路上,出口的一个红灯便导致了拥堵,城市快速路感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也在观察着公交车在交通中的作用。来来往往的公交车,大部分都满载乘客,有许多人不得不站着,可以想象,如果公交车上的人都改为私家车或者电瓶车等出行方式,交通或许要更加拥挤了。然而团队成员也发现公交车道也存在着问题。由于公交道专用,道路的实际宽度少了好多,而且公交车到在最右边,到了路口私家车要右转的话,必须等到公交车通过以后,所以社会车辆就只能在直行车道等待,这样一来后面就出现了压车现象和刮擦现象,再就是部分公交站牌设置在路口,私家车要想右转,必须等到公交车走了以后才可以,这无形之中也导致着堵车。随后,调研团来到了了山大路,发现这边的路由于不是主干道而窄了许多,而且人机混行,也潜藏着许多危险因素。团队成员推测大概这里的路修建的比较早,并未考虑到如今车辆剧增的情况。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发现由于随着济南的不断发展,人口与车辆的增多,合理的交通规划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合理的交通规划,是车辆畅行的基本和保证,结合大数据的分析,济南的交通才会更加便利畅通。(文/王智超 李雪玉 图/王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