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山东大学第十五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刘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6-03 浏览量:



刘健,山东梁山人,中共党员,现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导,人事部部长、人才办公室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Innovative Infrastructure Solutions期刊副主编。兼任教育部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建设指导组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人事人才与教师发展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理事,山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土木建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刘健教授事迹介绍

一、聚焦国家需求,攻克基础设施风险感知行业级难题

经过“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量已远远领先世界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和运营规模最大、环境最复杂的国家。我国大量隧道工程服役数十年,已进入“带病服役”阶段,运营期灾害频发。我国运营隧道灾变处于被动防控的主要原因在于尚存在“多病因致灾机理弄不清、病害特征参数辨不准、灾变信息查不快”三方面的卡脖子问题。刘健教授面向“交通强国”战略和“深地深海”前沿领域等重大国家需求,引进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青年长江、青年泰山学者等多层次科研人才,组建了交通、机械、控制、软件等多学科融合的“前沿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团队。

近年来,他带领团队深入南水北调、西部重大交通工程、雄安高铁站等国家重大工程一线,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973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30余项。针对基础设施病害智能感知技术难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多病因作用下隧道、堤坝等结构运营期失效及灾变模式,开发了适应不同作业环境的系列多维智能检测装备及病害辨识系统,移动检测效率和精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多维病害信息移动协同测量及空间匹配的行业技术难题,服务于30余项重大工程。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学会科技奖励3项,授权发明专利4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73篇,在基础设施智能运维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单篇最高他引180次。

二、坚持为国育贤,创新多学科融合育人新模式

刘健教授任教28年来,扎根教学一线,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积极探索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提升指导能力和水平,主持校级、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

他面向国家“交通强国”、“制造强国”重大战略需求,组织申报了国家第一个“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以智能化建造、智慧化服务为核心,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智能、强实践”的基本思路,立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自主创新、具备跨界发展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领军人才。组织山东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日本长崎大学计划建立亚洲校园计划,全面建成全英文硕士双学位项目、学期交换项目和短期科研交流项目等三类项目,实现了课程、科研和实习无缝衔接,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双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制度体系。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了山东大学赴国外高水平大学交流研究生和国际研究生招生规模,积极联合国外大学共同办学,提升了国际化研究生培养水平。

他以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充分依托山东大学多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等方面的政策优势,搭建多学科融合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发挥山东大学校外合作导师资源,注重“课训赛创”协同的育人体系建设,提升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水平,先后指导学生获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大学“山东高速杯”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奖励6项。在教学一线导师岗位上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培养的博士、硕士生获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特别资助博士后、山东大学优秀毕业论文等奖励,已成为就业单位的中坚力量。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6358717

[网站管理]